我国20年间的癌症统计数据公布:死亡率下降但发病率上升!
4月15日,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(英文)》在线刊发了一篇预先计划研究,介绍了我国在2000-2019年间癌症疾病负担研究报告。
癌症是一个重大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,也是我国的主要死因。研究指出,我国癌症的发病率有所上升,而死亡率有所下降。与年轻人相比,70岁以上的人群患癌症的负担更大。消化道癌和乳腺癌应该成为预防、治疗和控制的目标。
研究强调,为有效减轻癌症负担,应加强重点人群和年龄层的早期筛查,采取针对性、精准的防控策略。

(图片来源:网络截图)
值得关注的是,70岁以上人群的癌症负担最重,2019年标准化发病率、患病率、死亡率分别为1554.58(每10万人)、4137.77(每10万人)、1173.86(每10万人)。同时,与2000年相比,15~49岁年龄组的癌症发病率增加了36.72%。
按DALYs排序,排在前五位的癌症类别是气管癌、支气管癌和肺癌;胃癌;结肠癌和直肠癌;食管癌;肝癌。
研究提示,DALYs在7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,表明老年人的寿命延长了。15 ~ 49岁人群的癌症发病率增加幅度最大,表明癌症负担正在向年轻化人群转移。这说明我国积极开展癌症筛查,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必要和重要的。为有效减轻癌症负担,需要实施重点人群精准防控。
报告向我们说明:我国癌症死亡率下降,但发病率上升。死亡率下降说明医疗水平越来越高,越来越多的癌症能防治,但是与之对应的是发病率越来越高,越来越多的人和家庭受到癌症的困扰。
都说患癌,是像生命中的一场地震,这句话说的一针见血,去过医院的人都知道,有的病不要命,钱才要命这句话,但癌症却是既要钱可能还会要命的病。
人一旦患上癌症,就是一场金钱和生命的赛跑,就看谁能跑赢谁了!可见,一个家庭一旦有人患癌,对整个家庭来说都是致命的。

(图片来源:摄图网)
改掉致癌坏习惯
根据专家分析,很多癌症是因为很多不良习惯造成的,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。
吸烟:导致肺癌的重要元凶
肺癌死亡者有87%是由于吸烟造成的。吸烟过程中可产生40多种致癌物质,比如:尼古丁、一氧化碳、烟焦油等致癌物,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害,激活某些癌基因,从而增加肺癌风险。
更要警惕的是,二手烟的危害可能比吸烟还要大——其产生的致癌物质更多,且危害持续时间更久。因此,不论是为了自己还是家人,别再抽烟了!
还有就是油烟气, 数据显示,长期接触油烟的人群患肺癌的概率比正常人高2-3倍!这也是女性肺癌高发的一大重要原因。因此,大家做饭时一定要记得开油烟机,也要开窗通风,减少油烟气对肺部的伤害。
吃得太烫:增加食道癌风险
中国人饮食讲究“趁热吃、趁热喝”,但要小心,当食物温度过高时,足以灼伤食管粘膜、引发炎症。长期如此,食管在不断修复—损伤的过程中,就可能发生基因突变,诱发食管癌。
实际上,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大于65℃(入口会觉得有点烫)的食物,列为了2A类致癌物。所以刚出锅的饭菜最好先放置一段时间,感觉不烫嘴时再吃。
爱吃腌制食品:增加胃癌风险
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。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WHO IARC)发布的最新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:2020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数达47.8万,死亡病例数达37.3万,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第三位。
早在2017年,国际癌症研究中心便把中国式咸鱼列为第一类致癌物。所以日常生活中,要少吃腌制食品,多吃新鲜食物;另外,久存的绿叶菜、久煮的火锅汤、刚做不久的腌菜等,都是亚硝酸盐的“聚集地”,也要小心。
爱喝酒:增加三大癌症风险
最近《柳叶刀肿瘤学》报告显示:2020年,全球约有74万例新发癌症病例可归因于饮酒,中国约占28万例。其中,食管癌、肝癌和乳腺癌是饮酒造成的发病例数最高的三类癌症。
世界卫生组织也将酒精列为一类致癌物,酒精对身体的危害是全身性的,在身体这7个部位是最容易受酒精影响导致细胞癌变的部位:乳腺、直肠、结肠、口咽部、喉部、食管、肝脏,也就是说,如果一个人平时爱喝酒,又在这7个部位中有发现癌症,有很大可能是因为酒精的影响。
事实上,全世界5.5%的癌症发生和5.8%的癌症死亡是酒精引起的,也就是说每18个癌症里,就有一个是喝酒喝出来的。
所以专家提醒,酒还是能不喝就不喝,喝的少也有致癌风险,尤其是对于喝酒脸红的人而言,危险系数更高,不碰最好。
癌症筛查
世卫组织研究显示,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,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主动筛查,能实现“早发现、早诊治”,还可以远离很多致癌因素。
肺癌筛查:50岁以上的人群,应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,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;有肺癌家族史的人、长期吸烟的人是肺癌的高危人群,建议提早开始检查。
胃癌筛查:建议普通人40岁做第一次胃镜,一切正常后每两年做一次;有基础疾病或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,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。
肝癌筛查:慢性肝炎病史、家族史的人,以及糖尿病、肥胖、酗酒人群都是肝癌高危人群,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彩超,同时抽血化验甲胎蛋白,检查肝功能以评估肝脏状态。
食管癌筛查:食管癌容易盯上40岁以上,有消化道癌家族史、有上消化道病史或症状者。建议这些人群每1~2年进行一次食管内镜检查。
乳腺癌筛查:一般情况下,年轻女性可以做乳腺B超检查;40岁后则最好1-2年进行一次钼靶检查。
宫颈癌筛查:真正有效检查宫颈癌的是TCT检查,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,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能达到90%以上。建议25~29岁女性每年做一次TCT检查;30~65岁女性需要做TCT联合HPV检测。
前列腺癌筛查: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往往在55岁之后逐渐升高,建议两年进行一次筛查。筛查前列腺癌有效方法是彩超+前列腺特异性抗原(PSA)。
保险要早备
得不得癌症是老天说了算,我们无法控制,但如果没钱没保险的结果就是一个人患癌全家人都活不好......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治疗好的病人往往都是有钱,有保险的人。
买保险,首先是争取存活的机会,其次是减少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损失,所以说即便死亡,之后的保险赔付对家庭也是至关重要的!
因为很可能为了治病而债务累累;因为很可能离世之后,家人要继续还房贷、车贷;因为很可能因为家庭支柱的丧失,经济收入急转直下;因为逝者已逝,而生者万事艰难...赔付的钱怎么花,由你自己决定。
能用一个月工资买保险,就别把一生积蓄交给医院。保险可以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保障,让我们在面对意外和疾病等困难时可以更加从容。
人这一辈子,非得经历一次生死,才能明白生命何其重要,非得生了一场大病,才能懂得活着究竟有多好,希望我们都能早点领悟生命的珍贵!往后余生,健健康康的活,从今以后,平平安安的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