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灭中产阶级只需一场大病?这款缓解中产阶级健康焦虑的「良药」也许适合你
前两年一篇万字长文《流感下的北京中年》引发了广泛关注,揭开了一个北京中产家庭最无力的一面:一场流感就足以击倒一个中产家庭。两年过去,再来看看这篇文章,我们依然会感到心酸,感叹世事无常…
《流感下的北京中年》一文,作者以日记的形式记叙了自己岳父从染病到病故的短短29天整个过程。一个六十岁的东北硬汉岳父,在偶染风寒后患上流感,饱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,一点点地失去生命力,一步步地走向死亡。与此同时,他的家人也动用各种社会活动能力,辗转求医,联系转院,再到最后ICU病房上人工肺,为了昂贵的医疗费用支出甚至一度考虑卖房……中产家庭在天降变故时奋力抗争的状态尽览无遗。
他们也曾懊悔过,如果他们当初有买保险的话…
中产家庭的焦虑
各种疾病高发、重疾年轻化,在当今社会中已经见怪不怪。与此同时,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,也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生命的健康和生存的品质。
在中国,很多家庭财务状况都比较脆弱,一旦疾病来临,就更加不堪一击。我们都想享受好的医疗服务,但是只要一进医院,呼吸之间都需要钱。哪怕一个家庭已达到中产阶级,依旧需要有一份保障,不仅应对随时可能会发生的疾病,还要确保医疗的品质要求。
当时代发展到现在,中国已有了2亿中产阶级。有车有房,有一份收入还不错的工作,在很多人眼里是令人羡慕的,但同样也伴随着焦虑。
中产阶级家庭的焦虑主要聚焦在医疗健康、子女教育、投资理财、父母养老等生活品质方面。而医疗健康的品质更是重中之重。
中产家庭保险配置思路
当今社会人人都知道保险是一定需要的必备品,毕竟谁也无法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,也不知道我们能否抵御住未知的风险。对于中产家庭,保险保障是基础,品质服务是追求。
一、家庭保险配置原则
1.先大人后小孩
根据家庭成员的收入情况来安排保险的顺序。父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依靠和保障。作为家庭的顶梁柱,如果不能给家庭持续稳定的收入,孩子和老人该怎么办?如果像个无底洞一样需要支出大笔的医疗费用,筑起的高台,又有谁能来还?所以在一个家庭中,首先应该从父母的保险开始购买,保持家庭的顶梁柱不会倒,再来照顾到小孩和老人。
2.先健康后养老
对于我们每个人,应着重考虑医疗健康方面的保险。随着人的年龄增长,身体抵抗力是成反比的,抵制相关风险的能力就相对很弱。所以,首先必须考虑医疗保险,然后才考虑其它的保险产品,这样才有意义。如果健康没有保证,有再多的养老保险金,也是空中楼阁,是镜中花或水中月。
二、配置的险种
1.意外险
一个家庭不同成员对于意外险保障的侧重点也会不同。小孩和老人的重点应放在意外医疗险和意外伤残险上。家庭支柱的重点应要放在意外身故险上。
2.定期寿险
定期寿险是家庭主要收入人员所需的,尤其是身上有高额贷款的家庭成员。万一发生不幸,保险金至少可以帮助家庭渡过经济上面的难关。
3.医疗险
医疗险是中产家庭应首先考虑配置的险种,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。医疗险补充医保,对抗疾病治疗的风险,满足我们日常看病的需求。
与普通家庭不甚相同的是,中产家庭在日常医疗中更关注就医的体验,偏向于在私立医院或者公立医院的特需部、国际部、VIP部等就医。所以可以考虑配置稍微高端一点的医疗险,保障才会更广泛。
4.重疾险
重疾险对抗的同样是大病风险,与医疗险不同的是,重疾险给付的钱不仅可以用于支付医疗费、护工费等,也可以用于补偿大病造成的收入中断等情况。
由此可得,一份保障种类多,保障品质高,新型的适合中高端医疗保险,是当代社会各大中产家庭的急需且必须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