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儿子代购救命药,却被认定贩毒!母亲:我只想孩子活下去
在家照顾患罕见病的儿子
却不曾料到
自己会因为代购药品涉嫌贩毒
被警察找上门……
儿子出生25天
被确诊为癫痫
儿子出生第9天的时候,
河南郑州的李女士发现
儿子跟其他孩子表现不同,
于是去医院办理了住院。
儿子出生第25天的时候
医院确诊为癫痫。
李女士当时也没多想,
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
给孩子治病。
第3个月的时候,
在家吃着晚饭,
孩子突然就昏迷不醒了,
抱着孩子去医院的路上,
孩子一直都是癫痫状态。
这次医生告诉李女士,
她的儿子患的是一种罕见病:
婴儿癫痫伴游走性局灶性发作(EIMFS),
属于药物难治性癫痫。
李女士查了很多文献资料,
得知这个病夭折率高,
活下来的孩子也没什么发育。
但是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
让儿子活下来。
病友群代购买药
孩子服用后有效果
辞掉工作在家照顾孩子,
跑了很多地方、用了很多药,
但是都不见好转,
绝望之中
医生让她试试“氯巴占”。
“氯巴占”在很多国家用于治疗癫痫,
但在我国是第二类精神药品,
属于特殊管理药品,
没有批准上市也没有进口许可。
治病的药写在医生的病历上
但是医院没有,
李女士只能自己去找,
她想到了病友群。
李女士先后加了多个病友群,
在病友的口口相传中
她认识了一位代购,
也是一位患病孩子的家长,
陆续从他那里买到了“氯巴占”。
孩子的癫痫发作得到了有效控制,
李女士看到了一丝希望:
“不发病时,
孩子偶尔会开心地踢一下小脚丫。”
警方找上门
才发现牵扯进“毒品案”
今年6月初,
李女士接到代购发来的信息,
让自己拿着孩子的病历到海关
帮忙收取一个来自意大利的包裹,
她没多想就答应下来。
今年9月3日上午,
一家人正在吃早饭,
郑州市中牟县警方找上门,
李女士才知道,
自己因为涉嫌“走私、运输、贩卖毒品罪”
被警方传讯了。
李女士是最后一名归案人员,
代购以及四位患儿家长都已经归案。
他们都跟代购“氯巴占”有关
9月3日当天,
警方对她采取了取保候审。
11月23日,
李女士收到了中牟县人民检察院的
“不起诉理由说明书”。
检方认为她已经构成
走私、运输、贩卖毒品罪,
但鉴于“为子女治病诱发犯罪”
“为子女治病诱发犯罪”“未获利”等原因
最终做出了“定罪不起诉”的决定。
李女士心里一直有个疑惑:
医生推荐过氯巴占,
自己也没有非法使用,
用来治病的药怎么就成了毒品?
有律师解释:
我国精神类药品都属于管制类药品,
买来后滥用就属于犯罪的行为,
如果是精神科医生开的就不算药物滥用。
国家在精神管制类药品
的运输上有明确规定,
如果只是一个中间环节帮别人运输,
会成立运输毒品罪。
她决定申诉
却最担心买不到儿子用的药
李女士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,
她决定申诉:
“我只是为孩子购买了救命的药。”
但是她现在最担心的是买不到药:
“最近我已经给宝宝减了药量,
剩下的还够吃两周。”
她也不知道没有氯巴占的维持
孩子能撑多久。
她也担心,
如果以贩毒定罪,
会影响群里其他人购药,
毕竟这个群体需要的药
还有很多是管制药。
如今
李女士的儿子已经一岁八个月了,
仍不会抬头、不会坐、不认识父母,
只能喝奶吃一些流食。
李女士依旧像照顾正常孩子一样,
逗孩子笑、带孩子出去玩。
她有过疑惑有过动摇,
甚至曾想自杀,
但是都挺过来了。
“我希望孩子能活着,
等到医学进步的那一天,
哪怕只能认识我、认识这个世界,
只会吃东西、会抓东西、会认识玩具,
会知道孩子的童年是需要玩具的。”
但是当下
李女士最大的希望是:
她和那些患儿家长们
都能从合法渠道买到药品,
给孩子治病。
来源:黄河客户端、北京青年报、北青深一度、19楼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