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险“报行合一”来了!
自银保渠道、经纪代理渠道相继落地“报行合一”之后,如今,个险渠道的“报行合一”也正式吹响了号角。
据某头部寿险公司北京分公司一代理人向相关媒体透露,该公司一款年金产品将于8月1日起正式“降佣”,代理人佣金或从9%下调至6%,降幅高达30%。
“我们也是刚刚收到通知,目前先就单个产品降,未来其他产品可能也会相继跟上。其他公司是否跟进不了解,但大概率近期也会调整”,该代理人表示。
“报行合一”后,银保、经代渠道佣金大幅下降
2023年8月,一纸《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》,让“报行合一”这个在车险市场上已实行了多年的词汇进入了人身险领域,银保渠道成为第一个被规范的渠道。随后,部分保险产品暂时从银行下架,调整费率后再重新上架。
所谓“报行合一”,是指各公司应据实列支向渠道支付的佣金费用,佣金等实际费用应与备案材料保持一致。而“报行合一”推行的原因,是近年来人身险行业“报行不合一”的现状:同质化竞争严重的背景下,保险公司费用管理普遍较为粗放,导致实际费用超出了产品报备时的水平。费用高企下潜藏费差损风险,扰乱了市场秩序,也导致虚假费用、虚假投保、虚假退保等一系列问题。
从行业表现及整体经济环境来看,防范和化解风险已成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。对于保险行业来说,险企资产端承压,利差损风险如影随形,因此必须严格压降费用等其他成本,防范费差损风险,才能实现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平衡。
而银保渠道之所以成为第一个目标,主要是因为其手续费高涨的程度已有失控迹象。协议中高企的手续费和暗地里的“小账”,可能让寿险公司出现费差损风险。
2023年10月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在2023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数据信息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经估算,银保渠道佣金费率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了30%左右,同时表态,将全面推行“报行合一”,抓紧启动个人代理渠道、经纪代理渠道的“报行合一”工作。
2023年12月下旬,厦门总精算师会议强调:全渠道一视同仁,银保、经代、个险统一一倍附加费用率,强调压实总精算师的责任。
今年上半年,中介渠道成为“报行合一”工作重心之一,多家险企对产品进行了调整。公开报道显示,“报行合一”正式落地后,专业中介渠道产品的佣金率平均下降约30%,调整幅度较大的产品,佣金率下调大约有40%甚至到50%。
佣金的大幅下滑使保险中介机构“一秒入冬”。经代同业交流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可计算同比的33家人身险企经代渠道合计实现保费收入77.36亿元,较2023年同比大降54%。33家险企中,仅7家险企经代渠道保费规模同比上升,其余26家保费规模均呈现负增长,下降险企数量同比大增271.43%,在33家公司总量中占比高达78.79%。
个险渠道“报行合一”风声由来已久
事实上,个险渠道“报行合一”的风声由来已久。
此前,有业内人士认为,个险渠道各家险企差异巨大,不同公司有不同的基本法、队伍架构以及改革进度,相对来说比较复杂,但监管或许会按照互联网、银保渠道、中介渠道、个险渠道这一先后顺序,从易到难一一击破。
6月底,金融监管总局向各人身保险公司下发《保险业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(人身保险公司2024版)(征求意见稿)》,对保险公司数据上报进行标准化规范,新增渠道管理信息、保全信息等5大数据主题,实现销售人员佣金、层级、处罚问责等信息全覆盖,被视为是个险渠道将全面落实“报行合一”的一大信号。
从头部险企启动“降佣”来看,虽然目前只在单个产品上试点,但未来人身险个险渠道也全面落地“报行合一”只是时间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