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关于保险的十大谣言,可惜知道的太晚了
“投保容易理赔难”,绝大部分是因为不知道保险到底管什么,以为买了保险就啥都管,结果是发生保险事故时得不到理赔,引发不满,对保险产生了误解。殊不知保险是分类的,保险是“保”而不是“包”,打个比方,空调和冰箱同属于制冷产品,但是起的作用却是不一样的!
2016关于保险的十大谣言
谣言1买了保险不给赔,保险就是坑人的。
“买了意外险,吃坏肚子住院,保险公司居然不赔!”
“得了病要花很多钱,赶紧跑去买保险,竟然不让买!”
别一提到保险就说是骗人的!保险骗人,他能骗上300年的历史,国家还给颁布《保险法》让它去骗!
不同类型的保险对应不同保障,意外险应对意外,重疾险应对重疾……就如同大人不穿小孩的衣服,也不可能有一种保险,拿来套在谁身上都合适,要“量身定做”。
谣言2钱存银行还能取,买了保险,钱就“死”了。
钱存银行随用随取,但买保险,除非生老病死,完全感受不到用处。事实上,这是误区。
保监会的公益广告这么说,请不要拿起计算器来计算保险的收益,如果能够计算出来的那绝对不叫风险,保险虽然不能改变生活,但可以预防将来的生活被改变!
首先,生老病死正急需用钱,保险发挥巨大作用。
其次,具有分红年金功能的保险,在约定时间到期后就能每年拿收益。例如,姚明给女儿买亿元巨额保险,投保次年起每年可领取年金400万元,逐年递增。
再者,保单贷款功能大。将保单抵押给保险公司获得资金,但保险保障不受影响,保单依然有效。
谣言3保险公司倒闭了,买的保险全废了。
“《保险法》规定:“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,除分立、合并外,不得解散倒闭。”
而且,中国保监会设立保险保障基金专门账户,一旦保险公司出现经营风险,保险保障基金就会成为那笔救急的钱。目前,基金规模已超672亿元,为所有保单保驾护航。
谣言4境外保险比国内好多了。
"保险不是一锤子买卖,它涉及到很多理赔、收益等后续服务,买保险应依照就近原则。"
境外保险有风险!例如,针对香港保险,中国保监会在4月22日正式发文《中国保监会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》,明确指出:“香港保单不受大陆法律保护!”
此后,保监会再次向各保监局下发《关于加强对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行为监管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各地保监局重拳出击,严厉查处非法在境内销售境外保单的行为。
谣言5买保险,只有人死了才能赔钱。
带有身故保障金功能的保险,赔偿金延续了爱,给家人带去抚慰。
重疾险则是在投保人得了重疾,且在保险合同保障范围内时,就可以一次性得到保险赔偿金,用于疾病的治疗,带去生的希望。
理财型保险产品,则是在到了合同约定时间后,每年可以获得相应收益。更多人买了保险,若一生无忧,等老了就成了一笔丰厚的养老金。
谣言6孩子是家庭未来,保险要先给孩子买。
很多有远见的家长用保单为孩子规划未来,但要强调,孩子是未成年人,没有收入,家长是孩子唯一的依靠。只有大人好了,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未来。配置家庭保险时,应首先为大人买保险,其次才是孩子。
为孩子选择保险时,由父母出钱,如果在缴费期内父母丧失劳动能力或身故,孩子的保险费没人交,保险就会被终止,所以一定要选择具有保费豁免功能的少儿保险。
谣言7卖保险就是做传销。
就好像教师队伍也有素质低下的,警察公务员中也不免有低水平的,不能因为部分从业人员的不专业而否定整个行业。
传销是非法的,国家明令禁止。而保险备受国家重视,总理政府报告多次提及保险;国务院发布新《国十条》,支持保险业发展;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保监会规范行业,保障客户权益。
谣言8生了病后就不能买保险了
生病后保障此项病种的健康保险肯定无法再购买,但是保障其他的保险产品依然可以购买,做好及早预防。并且,税优型健康险已经出炉,最大的特点是可以“带病投保”。
谣言9保险是有钱人才买的。
很多人拒绝保险代理人时说的最多的就是“经济条件差,哪还有钱买保险。”但是说这些话的人有没有想过,“没钱买保险,还有钱应对紧急状况吗?”
保险规避风险,不能避免疾病和意外的发生,但可以在疾病和意外来临时,让你的生活不受影响。你可以拒绝保险代理人,但是你不能拒绝风险和意外。
谣言10有钱人不需要买保险。
再有钱能比李嘉诚还有钱吗?李家每出生一个孩子就有一亿人寿保险,保证李家世世代代,从一出生就是亿万富翁。
对于有钱人来说,没有妥善的理财规划,金山银山都会败光。要让有限的资产在完善的规划中发挥最佳效应,才真正叫做会赚钱,会花钱,会生活。
当下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就是:“愚昧比无知可怕,无知比贫穷更可怕”!这就是对某些对保险行业有着偏见和误解的人最好的写照,“明明对保险一无所知,偏要说保险就是“骗人的”,明明保险就是避风险的,偏要说买了保险不吉利,明明保险让您今后少花钱,偏要说保险太贵不合算,明明什么保险都没买,偏要说保险理赔太艰难”!小编只想对这些人说的是:风险管理哪家强,保险公司响当当!
国家力争2020年家家拥有保险
这几年,保险成为国家重视、政府支持的行业,与此同时,保险业也经受住了来自社会的考试,向国家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,获得了《新闻联播》、《人民日报》等媒体的高度赞誉。
“十八大以来,我国保险业发展渐入佳境:2014年全国原保费收入增速达17.5%,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高的一年;保险公司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06.4%,为历史上最好的一年;与实体经济关系密切的保证保险保费同比增长66.1%,与民生保障密切相关的年金保险同比增长77.2%,健康保险同比增长41.3%。
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表示,要努力培育做大保险、做强保险、做优保险的文化,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,努力建设世界保险强国。此前发布的保险业“新国十条”中明确提出,2020年保险深度(保费收入/国内生产总值)提高到5%,保险密度(保费收入/总人口)达到3500元/人,力争2020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.1万亿元的目标,让保险广泛服务于各个经济领域。为保险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