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险人力再跌!现在还剩多少?
据最新交流显示,上半年个险新增20余万人,脱落30余万人,这表明个险人力下行趋势依然在延续。
头部险企的数据更是折射出这一态势。截至一季度末,中国人寿总销售人力67.9万人,较年初减少1.2万人,其中个险销售人力62.2万人,环比下降1.9%。平安人寿代理人数量为33.3万,较年初下降4%。
据《2024中国保险发展报告》统计,截至2023年底,代理人数量减至281.34万。而据业内人士透露,目前业内实动人力预计已不足200万。
那么个险代理人数量持续下降的原因是什么?具体来看源于五个因素的影响:
一是行业调整。随着中国寿险市场的变迁,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和理性化,同时,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互联网化,导致传统的个险销售模式面临挑战。
二是代理人自身选择。保险代理人的收入主要依赖佣金,新人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若无法出单,可能因收入较低而选择离开。
三是市场饱和与人口红利减退。由于市场逐渐饱和以及人口红利的减少,新客户的开发变得更加困难,导致代理人难以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,影响留存。
四是监管政策变化。监管政策的调整,比如代理人分级管理的提出,严格规范保险代理人的销售行为,强化监管处罚与市场退出机制,对自保件等乱象的严监管,以及对保险公司的管理责任提出更高要求等,使得保险销售人员生存压力增大。对人力规模产生影响。
五是科技与数字化转型。随着科技的进步,保险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减少了对传统保险代理人的依赖,部分销售和服务流程转向线上。再加上低佣金的普惠保险的发展,进一步挤压了保险销售人员的生产空间。
一边是大出,另一边则是无法大进。目前个险渠道存在诸多增员及留存痛点。比如,客户需求变化,对于保险销售的专业性要求较高,而新人在初入行业时面临较大的挑战,需要在专业能力、客户资源等方面得到支持和成长,否则很难留存。
再比如,保险公司育成体系滞后,面对专业化、职业化的从业画像需求,行业需要更有效的培训体系和专业发展路径,帮助新人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。
目前,各家保险公司正在通过提高增员门槛、强化培训、升级基本法、提供专属产品和强化科技赋能等方式来解决这些痛点,推动个险代理人渠道向高质量发展转 。
此外,在产品和服务方面,保险公司也在进行调整,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。例如,从产品设计入手,坚持需求导向,提升产品的创新力与客户痛点的狙击力。打造更加多维的赋能平台,助力增员以及客户经营。